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礎,社區物業服務水平與居民幸福感緊密相關。近日,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聯合萬科物業發展有限公司推出《物業服務輿情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通過采集整理分析互聯網上公開的物業服務數據,以輿論反饋為切入點,在有效數據支持下剖析市場現狀,勾勒行業輿論形象,為物業服務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提出了研究建議。
《報告》梳理發現,關于物業服務定價的政策法規出臺時間較早,但相關政策的更新滯后于經濟發展增速,也影響了規范和指引物業服務的效果。而在市場層面,物業定價又是各方關注的焦點,業主常對物業公司公布的成本存在質疑。《報告》研究認為,從物業服務的角度改善民生,需要政府、企業等多方合力推進,而由權威機構出臺新的物業服務投入標準,對突破行業瓶頸或將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報告》表示,物業服務相關媒體報道中,電梯、安全、維修、消防等基礎設施類詞語出現頻率較高,與之對應,規范、整治、條例、法院等監管類詞語也成為的常用表達,反映行業發展癥結之所在。從熱點新聞事件維度來看,安全事故、管理糾紛、資本活動、創新服務等領域行業熱點事件多、輿論熱度高。這些也是各方共推物業服務水平提升需要重點關注的所在。
媒體報道物業服務行業的高頻詞示意
《報告》總結認為,輿論對當前物業服務發展的觀點主要反映在期待政府出手整頓行業亂象、明確最低服務標準促進行業規范化、依托“互聯網+”打造智慧物業等方面。其中物業收費和使用不夠合理、開支不夠透明是網民主要關切。對物業服務提供商而言,在保持優勢服務項目的同時對業主滿意度較低的服務項目進行改進,拓展增值服務,將有助于改善企業口碑和轉型創新的效果。
物業服務直接影響人民生活水平,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機組成部分,也代表一個地區的發展程度和文明水平。《報告》建議,各方有必要共同參與研究,制定物業公司最低成本投入標準,輔助物業公司實現投入與回報成正比,成本和定價相匹配的價格體系。改善物業公司經營現狀和行業發展水平,盡早擺脫價格戰惡性競爭的困局,是釋放先進生產力,幫助居民改善居住生活人文環境,提升“獲得感”的重要方向和關鍵領域。
新時代提出新要求,也為行業新一輪洗牌帶來空間。物業公司服務于業主,既要跟上業主實現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也要跟上時代,依托新的發展形勢和機遇,更好地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良性互動與提升。